品牌 vi 设计落地,核心是让纸上的设计变成 “能用、好用、统一” 的实际视觉。不是交完手册就完事,得跟着每个场景的特点 “接地气”。
先把 “使用手册” 做扎实。里面不光要有 logo 怎么摆、颜色数值多少,更得写清 “不同场景的特殊要求”。比如名片上的 logo 最小不能小于 1.5 厘米,不然印出来糊;招牌用的主色,要标注 “户外喷绘需加深 20%”,避免阳光直射下显浅。最好附几张错误案例图,像 “logo 被拉变形”“用了非指定字体”,团队一看就知道 “这坑不能踩”。
线下物料最讲究 “材质和工艺”。门店招牌选什么材质?金属字还是灯箱?得让设计适配材质特性 —— 比如 logo 是细线条,就别用磨砂工艺,容易看不清。包装更要试错,之前帮一个零食品牌落地,设计稿上的金色挺高级,印在普通塑料袋上却发灰,后来换成铝箔材质,颜色才对味。连员工工牌都得注意,照片底色要和品牌主色呼应,字体大小保证 3 米外能看清姓名。
线上场景则要盯 “屏幕适配”。官网的 banner 图,文字和 logo 得留够留白,不然手机上一缩就挤成一团;短视频里的动态 logo,转场别太花哨,3 秒内让人看清就行。社群发的海报,字体选 “抗锯齿” 的,避免小屏幕上笔画糊掉。见过一个品牌,把辅助图形做成可拉伸的矢量文件,不管是朋友圈九宫格还是直播背景板,随便切一块用都不违和。
内部得先 “练手”。新 vi 落地前,让市场部、销售部先用起来 —— 打一批新名片,做几个样品袋,开会时用新的 PPT 模板。过程中肯定会发现问题,比如 “这个颜色在 A4 纸上显脏”“工牌挂绳的颜色和 logo 不搭”,及时改手册里的细节,比等到客户提意见再改强。
说到底,落地就是 “在规范里找灵活,在灵活里守规矩”。不管是贴在墙上的海报,还是发在群里的通知,只要视觉元素都照着手册来,哪怕场景再杂,品牌形象也能立得稳稳的。
尼高vi设计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专业的vi设计、品牌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的深圳vi设计公司,拥有丰富的品牌vi设计、企业CI设计经验,详情可查看的品牌vi设计升级案例。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的观点,除了已经标注原创的文章外。文章中出现的商标、专利、图片和其他版权均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如文章中图文有侵权或者错误信息,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在确认后的24小时内删除。本网站之声明以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深圳市尼高企业形象设计有限公司所有。